措施
治堵既要宏观设计也要精细管理
谢锦池代表根据上述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分条提出解决建议,包括:成立交通整治领导小组解决多头管理;进一步完善道路设计;完善标志标线;推广左转车道右移;增加设置掉头位,并增设转左车道;规范公交车行驶;解决中心区停车场车位缺口问题,全力整治占道停车问题;设置出租车指定上落客点,对于违反规定的出租车将予以重罚;加强高峰时段繁忙路口的交通指挥,执勤交警应充分发挥指挥交通的主导作用;施工前妥善做好行人、车辆通行措施等十一方面的建议。
市政府确定由杨江华副市长领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牵头承办该建议,具体包括下列举措,既有宏观的交通系统规划,也有精细的交通管理举措。
在宏观的交通系统规划方面,市政府进一步完善道路设计,加强行人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规划局正在开展《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指引》研究,以引导东莞市更为“人性化”的道路设计和建设。
同时,东莞规划市区新建10座天桥要在去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但目前,只有其中五座已经完成了主结构,包括莞太路南城步行街路段天桥、万江华南Mall的人行天桥、三元里人行天桥、南城南方科技学院人行天桥和南城蚝岗村人行天桥。而当初呼声最高的四环路东泰花园人行天桥等都仍在建设桩基,莞城位于东纵路天虹商场路段和沃尔玛路段的两座天桥也还在打桩。
在交通管理方面,交警部门根据排查在市区部分有条件的路口设置掉头位和左转车道。今年年初,市政府将翠峰路—迎宾路路口、莞樟路—石井路路口和长泰路—东骏路路口三个拥堵路口的整治作为今年十大实事之一来抓。此前,这三个路口车流量较大,拥堵较为严重,高峰期可能需要等待三至四次红绿灯才能通过路口。
交警部门主要整改措施为铲除主干道临近路口处的部分中央绿化带、延长停车区域、优化路口交通组织,压缩并增加车道、增设调头位引导车辆提前调头、调整信号灯放行方式等,并在莞樟路和石井支路交叉口设置行人二次过街红绿灯。整改后,这些路口的通行能力增加了50%,通行效率提高了80%以上,高峰期路口车辆基本能够在一次绿灯时间内通过路口。
另外,交警部门还在东纵路东华医院路口试行左转弯待放区,这一做法10多年前就已在国内多个大城市推广,按照红绿灯的周期来算,一个红绿灯周期内,左转弯车辆能多通行几十辆,相当于左转弯的绿灯通行时间延长了十几秒。交警部门表示,下一步计划增加一些左转弯待放区的试点。
此外,交警还加强高峰时段繁忙路口的交通指挥,由各交警大队增派警力到各主要路口站高峰岗。据东莞交警部门统计,2014年东莞122交通报警服务台共接警54万多起,比2013年上升5.2%.其中,因拥堵报警的数量同比下降15.6%。
今年将重点改造9个拥堵路口
东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张绍培介绍,2015年东莞还将继续在治堵上下功夫。今年,改善行动还将继续。种种治堵成效,市民也提出更多期待,希望今后莞邑能避免堵车之苦享受畅通之趣。
作为环莞的快速路,全长30公里的环城路是目前东莞车流量最大的道路,每天下午开始由于某种原因坏车、事故等导致交通慢行,到下班高峰期更是拥堵严重。尤其是环城路莞樟立交路口,是通往寮步大朗、石碣石龙、东城莞城、南城万江等方向的分流路口,这使得该路口的交通异常繁忙。此处又临近汽车东站及莞深高速路口,来往的长途大巴车和公交车都非常多,加剧了路口的拥堵现象。对于不少市民反映的,环城路莞长立交东莞市第一中学路段、光明学校路段,由于家长接送学生,每到星期五必定堵塞。
交警部门调研后认为环城路部分出入口设计不合理,是造成拥堵的原因之一。对于环城路堵点问题,交警部门将提交市政府“十大实事”,希望借市政府之力重点整治,解决这些问题。
除此之外,几年来的地铁施工与热点商圈的聚集,让市区内不少路段拥堵情况日益严重。车主们普遍反映,地铁施工对交通影响颇大。为改善交通拥堵现状动工的轨道交通,在建设阶段由于需要围蔽施工,对道路交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凡地铁施工与主干道交会处,都是一个交通拥堵的节点,拥堵严重处一连等候两三个红绿灯都无法通过。以鸿福路站为例,鸿福路口原本车流很大,再加上东莞地铁R1线和R2线在此接驳,路面上设有围蔽施工的路障,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这里都会变得拥堵不堪。除此之外,市区内的东莞大道、世博广场,以及厚街、虎门等多处拥堵点,也与当地的地铁施工有关。
除了地铁施工,一些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活小区和热点商圈附近也是拥堵最严重的路段,尤其是傍晚下班时段为甚。
交警部门表示,今年还将对城区所有路口进行交通优化,重点规划改造9个拥堵路口,通过压缩车道宽度、增加车道数、延长停车线、改变路口放行等方式,解决市区拥堵。交警部门还将继续对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排查,对存在问题的标志标线进行整改;继续排查适合设置右转弯专用道的路口,进一步推广右转弯专用道的设置;继续进行调头位设置工作的调研,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上一篇:法院:不缴年票要担法律责任
下一篇:新车登记证莫名多出陌生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