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收费公路 尚欠债近60亿
来源:东莞日报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东莞政府还贷公路累计纳入还贷基数的投资额为102.15亿元,累计收入127.61亿元,未还贷余额56.78亿元。据记者了解,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东莞就首创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兴建公路和桥梁模式,有效促进了东莞经济的飞速发展。
全国首创“收费还贷”模式
据记者了解,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东莞就首创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方式兴建公路和桥梁,多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成了以4条主干线,13条联网公路为骨干的公路交通网络,有效推动了东莞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东莞新建、改造、扩建完工以及在建的政府贷款建设的一级公路累计投资总额105.2亿元,总里程为734.74公里。
但随着收费公路的增加,东莞也产生了收费站点过多过密和收费多头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公路桥梁设站收费的弊端,东莞市政府对全市的路桥收费站进行了整合优化、统一管理的改革,2005年实施了《东莞市路桥收费站撤并方案》,对原有25个收费站进行重新整合,撤销了辖区内部位置的收费站,在与周边城市交界处调整保留和新设18个收费站,实行路桥通行费年票制,市属及镇属路桥收费站的债务实行全市统筹还贷,各收费站债务不转移,参与全市统一收费分成。
2008年1月1日起,东莞正式实行《东莞市机动车辆路桥通行费年票制实施办法》。
2011年3月30日,为了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大力推进深莞惠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年票制,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市属、镇属政府还贷公路次票收费站停止收费,其债务全部纳入路桥年票费偿还。
东莞收费公路只占“小部分”
不少市民觉得疑惑,公路属公共产品,理应由财政投入,为何要通过“贷款建路、收费还贷”方式实施?
东莞市公路桥梁收费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目前需要快速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财政安排有限的基建投资是远远不能满足的。
东莞的财政收入,1990年仅为3.57亿元,2000年为30.47亿元,2010年为277.84亿元。面对社会、经济、民生发展迫切需要,但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金并不充裕,难以拿出巨额资金投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方式是加快交通基础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收费还贷公路作为非盈利有偿使用的公共产品而存在。
“事实上,随着东莞财政实力日益增强,2000年以来,东莞财政共投入交通基础设施210.357亿元。截至2011年底,东莞公路通车里程482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1.3公里、国省道344.5公里、县道乡道村道公路共4231.7公里),公路密度195.8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全国和广东省公路网密度分别高357.8%和84.5%(2011年底,国家公路网密度42.77公里/百平方公里,广东省公路网密度106.1公里/百平方公里)。”东莞市公路桥梁收费所负责人告诉记者,收费公路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
东莞未还贷公路56.78亿元
据记者了解,多年以来,东莞实行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方式兴建公路和桥梁,对公路等级的升级改造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为建设和谐幸福东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交通厅规定,东莞市收取的年票费及收费站收取的次票费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由市财政按照省市有关规定计提、核拨收费公路管理、养护维修等费用后,其余款项全部用于偿还政府还贷公路建设银行贷款本息。
为了让市民清楚了解路桥通行年票费的收费、建设、还贷及资金使用情况,东莞从2010年起,每年4月份均在东莞市公路桥梁开发建设总公司及东莞市公路桥梁收费所的网站上公布政府还贷公路上一年度的投资、收费、还贷情况。
记者获悉,,累计收入127.61亿元,支付利息60.2亿元,支付管理、维修、税费22.03亿元,偿还贷款本金45.38亿元,东莞未还贷余额56.78亿元。
此外,截至2011年12月31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在建、新建项目国道107江南至万江及省道256篁村至虎门、省道358虎门至长安大修项目、石大、曲海大桥路面大修项目、石龙东桥及引道等4个项目因仍在建设或尚未完成竣工结算及审计,暂未纳入还贷基数。本报记者 郑俊彦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